通过数据技术,预知未来的金融风险,金融大数据正在改变您的世界。
为适应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对新型金融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校“面向行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2012 年经申报批准,bevictor伟德开设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自2015年开始招生。2022年,顺应信息流时代发展新格局,本专业开设了金融大数据方向,并在同年建成统计学学术型硕士点,于202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图1本专业发展沿革)。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约210人。

图1 本专业发展沿革
本专业旨在培养兼具数学理论、经济金融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基于严密的数学理论和成熟的经济金融工具,对社会经济问题、金融市场现象进行建模分析。员工在校期间,将受到严格的数学基础、经济金融基础、计算机运用及外语交流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包括完整的数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则聚焦于计算机编程能力和金融实务能力培养,使员工能结合自身兴趣和社会人才需求形成自我发展规划并最终实现。
1.本专业人才需求
随着金融细分行业、创新业务的迅猛增长,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愈加受到重视,金融业内用人标准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未来的金融行业中,集金融知识、相关数学理论、信息技术、法律等多种技能于一体的人才炙手可热。
我国金融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城市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国内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业以其对国民经济巨大的影响力和对其他产业独特的“放大效应”已经被定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
近年国家始终坚持稳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一方面放开跨境资本在交易环节和汇兑环节的限制,另一方面放松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境内外居民或机构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管制。证券市场通过QFII、QDII、沪港通、深港通等“管道式”机制打通资金双向流通渠道,开放深度广度迅速提升;资本与金融账户相关方面,不断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持续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兴起,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行业的这些变革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交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逐年增大。例如,未来几年内,金融数学理论功底扎实、精通金融风险规避实务的金融风险管理高级人才缺口超过20万。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培养员工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基于源自美国的学习产出(OBE)教育模式,进一步融入经济与金融学基础知识和实务,使员工具备在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及国家机关等其他经济部门从事证券投资、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工作的专业能力,成为服务于金融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为有志于进一步在数学、经济或金融类专业深造的同学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基础。
3.专业情况简介
专业代码:070101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团队概况:本专业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有楚天学者、客座教授各1人。教师多毕业于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部分教师曾到国内外名校,如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访问学习。年龄上多处在30-45岁之间,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强的阶段。近3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20余项;发表北大中文核心及其以上级别论文50余篇,其中SCI/SSCI科研论文20余篇,部分成果见刊于《Bulletin of the Malaysian Mathematical Sciences Society》,《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及《Acta Mathematica Hungarica》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
实践实训:本专业建有鄂西北地区唯一一家金融类模拟仿真专业实验室(图2应用数学系金融仿真实验室),软硬件配置齐全,其中包括EFM建模、虚拟交易所、CSMAR数据库等软件系统,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员工的金融实务能力。同时本专业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优质资源打造出完备的人才培养平台,已与中国工商银行十堰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十堰分行、华泰证券十堰分公司、招商证券十堰分公司、中信建投证券十堰分公司等著名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部分员工在校期间即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考试,进而进入本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

图2 应用数学系金融仿真实验室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工程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随机过程、Python程序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统计软件与应用(SPSS)、金融数据分析(基于Python)、机器学习、大数据技术(基础与理论)、大数据技术实验(工具与案例)

图3 与中国建设银行十堰分行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4.团队简介
4.1教授风采
胡政发,教授,1974年生,湖北房县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任bevictor伟德副经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波分析及其应用、机器学习理论、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的理论与应用。2012年11月获“湖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2013年获bv伟德国际体育“教学明星”称号。先后主持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和湖北省教研项目各1项,参与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以及本科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7篇论文被SCI、EI检索。主编本科教材2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讲课程为《复变函数论》、《数学分析》等。
喻方元,男,教授。1961年生,湖北黄冈人。湖北省数学会理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昌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序代数,应用数学。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负责人。主持多项省、校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受到读者好评。指导员工获得全国老员工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主讲《矩阵论》,《高等数学》等课程。
熊启跃,1986 年生,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供职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团队,在本专业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货币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监管政策等领域研究。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等业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完成的有关主权评级、拨备覆盖率、永续债等报告获国家领导人、监管机构领导重要批示。参与多项教育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曾获中国金融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中国银保监会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4.2专业教师简介
刘开拓,副教授,1980年生,湖北十堰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现任bevictor伟德经理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鞅空间理论与泛函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主持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要研究向量值Karamata-Hardy鞅空间的原子分解、对偶及鞅不等式。博士基金项目1项,主要研究Banach空间值的Karamata-Orlicz-Hardy鞅空间的一些基本性质。近年在《J.Math. Anal. Appl.》 , 《Acta Math. Hunga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5篇被SCI检索。主讲《MATLAB程序设计》、《高等代数》等课程。
张泽麟,副教授,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和深度学习理论及其应用。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研究内容为混沌时间序列与复杂网络范式的拓扑特征。主持博士基金项目1项,研究内容为基于动态复杂网络的车联网病毒防控策略。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AIP Advances》、《AIMS Mathematics》、《Entropy》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7篇。主讲课程为《数学分析》、《金融时间序列》等。
严钦容,副教授,1963年生,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大学。从事大学数学教学与研究3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值分析,发表学术论文7篇。近年来侧重于研究MATLAB在数学类课程中的应用,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参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在教学方面,长期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主讲,包括《数值分析》、《数学理论方法与技巧选讲》、《高等数学》等。
肖海霞,女,1973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厦门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随机分析、图像处理,参与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和湖北省教研项目各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3篇被SCI检索,主编研究生教材1部。承担本科生《概率论》、《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研究生《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等课程的教学。
陈迪芳,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现任数学专业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统计与数字经济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各类教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主编本科教材一部。指导员工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项,获批老员工创新创业省级项目2项,国家级证券投资类比赛三等奖及其以上奖项51项。先后获十堰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三等奖、bv伟德国际体育“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主讲《金融工程学》、《证券交易实务模拟》等课程。
刘利敏,讲师,1974生,湖北襄阳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在《Physics Letter A》、《数学进展》等期刊上发表过文章。近年来侧重于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工作,指导本科员工获得全国老员工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省级奖10余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主讲《金融建模与仿真》、《常微分方程》等。
吴俊,讲师,1990年生,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专业。主要从事机器视觉、复杂系统和进化算法的研究。近年来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教学厅项目1项,bv伟德国际体育博士基金项目1项,应用数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承担的教学工作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大数据)专业高等代数和研究生《矩阵论》等课程。
岳田,讲师,1988年生,四川南江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系统定性理论,近年来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数学进展》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讲《数理金融》、《金融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
周骁,讲师,1986年生,山东高唐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为基础数学偏微分方程方向。201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半年。现任应用数学系副主任。获得省级奖励3次,校级教学奖励8项,参与省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一篇。主讲《数学分析》、《微积分(双语)》、《高等数学》等课程。
姜皓,讲师,1987年生,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数理统计及大数据分析,近年来在中文核心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工作期间所获荣誉有:2020年度考核优秀,校级教学成果团队成员。主讲《复变函数论》、《金融实习》等相关课程。
胡蝶,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理论。自入职以来,参与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1项,省市级科研项目2项;指导员工参加省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指导员工参加“2022年第九届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并荣获三等奖。担任数学212班主任,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荣获“优良学风班”称号。
5.未来就业职位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在银行、证券、保险、上市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部门、国家机关从事证券投资、决策分析、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技术支持以及金融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本专业毕业生在经过4年数学专业思维培养之后,还具备数学教师从业能力,通过考取教团队格证,可以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以下表格(表格1 就业职位薪资、能力要求)给出2023年这两类主要就业职位的部分示例,方便您了解不同职位的就业能力要求和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
另外,本专业已有多名同学高分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进入武汉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苏大学、湘潭大学等校的应用数学、金融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进一步深造,近3年本专业考研上线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约为15%。